Document
中刊网——期刊资源领航者!
中刊网 > 集成数千原子量子比特的半导体芯片问世,为创建大规模量子通信网络奠定基础 > 文章详情

集成数千原子量子比特的半导体芯片问世,为创建大规模量子通信网络奠定基础


2024-06-21 01:36:00 来源: 科技日报 作者: 张梦然

科技日报记者 张梦然

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和MITRE公司展示了一个可扩展的模块化硬件平台,该平台将数千个互连的量子比特集成到定制的电路上。这种量子片上系统(QSoC)架构能精确调谐和控制密集的量子比特阵列。多个芯片可通过光网络连接起来,从而创建一个大规模的量子通信网络。研究论文发表在近期的《自然》杂志上。


一种模块化制造工艺可用于生产“量子片上系统”,该系统能将人造原子量子比特阵列集成到半导体芯片上。
图片来源:麻省理工学院电子研究实验室

由金刚石色心制成的量子比特,是携带量子信息的“人造原子”。通过在11个频率通道上调整量子比特,该QSoC架构允许为大规模量子计算提出一种新的“纠缠复用”协议。

为了构建QSoC,团队开发了一种制造工艺,将金刚石色心“微芯片”大规模转移到CMOS(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)背板上。他们首先用一块实心金刚石制作出金刚石色心微芯片阵列,还设计并制作了纳米级光学天线,以更有效地收集这些色心量子比特在自由空间中发射的光子。然后,他们在半导体代工厂设计并规划出芯片,并在洁净室中对CMOS芯片进行后处理,添加与金刚石微芯片阵列相匹配的微尺度插槽。

团队在实验室建立了一个内部传输装置,并应用锁定和释放流程将两层集成在一起,方法是将金刚石微芯片锁定在CMOS芯片的插槽中。由于金刚石微芯片与金刚石表面的结合力较弱,当他们水平释放大块金刚石时,微芯片会留在插槽中。

团队展示了一个500微米×500微米的区域转移,该转移区域包含1024个金刚石纳米天线阵列,但他们可使用更大的金刚石阵列和更大的CMOS芯片来进一步扩大系统规模。事实上,随着量子比特的增多,这种架构下调整频率所需的实际电压更小。

利用这项技术,团队展示了一个拥有超过4000个量子比特的完整芯片,这些量子比特可调整到相同的频率,同时保持其自旋和光学特性。他们还构建了一个数字孪生模型,将实验与数字化建模联系起来,这有助于他们了解所观察现象的根本原因,并确定如何有效地实现架构。

责任编辑: 常丽君

科技日报     2024-06-21

客服热线: 400-135-1886 在线QQ:80886731

备案号:冀ICP备19023034号-1    邮箱:kf@china-journal.net

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:冀B2-20190631

出版物经营许可证:新出发冀唐零字第S08000148号

河北刊云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Copyright © 2006-2024 中刊网 版权所有